我和刘强东,外卖路上擦肩而过

从饿了么研发到自由职业者,十年奔跑的故事

文章目录

十年前我送外卖,十年后刘强东也来送了

最近,刘强东送外卖的新闻冲上了热搜。
评论区各种声音,有人说“东哥太接地气”,有人喊着“资本家体验生活”。

而我呢?
默默打开了尘封多年的相册,翻出了一张穿着饿了么制服、头戴安全帽的自拍照。

(对,就是下面这张 ↓)

我在魔都送外卖

别误会,不是段子,不是作秀,十年前,我真的在送外卖,而且还不是副业,是本职工作的一部分,是真·送外卖。

那时作为饿了么蜂鸟众包配送 APP 的研发人员,为了了解用户体验,我们自己真的上路送过单。

顺便,翻出这只陪我通宵写代码的饿了么公仔。

饿了么公仔

下班确实太晚,以至于这个世界上最好的房东奶奶关切地问我:“小陈,你每天这么晚回家,是不是在外面 xi 毒?” hhh

十年前,我在饿了么送外卖

2015 年,饿了么蜂鸟众包 APP 正在从 0 到 1 高速成长。
领导深思熟虑说到:“做用户体验,要先体验用户!”

于是,一群平时只会敲代码、debug 到深夜的工程师,除了会安排当客服接用户投诉电话之外,还被赶上了电动车,穿上了这套标志性的蓝色制服,正式变身外卖骑手。

饿了么外卖小哥阿小信

第一次戴上工牌,穿着制服,像个真正的骑士,满怀敬畏踏上城市的每一条路。

工牌变迁

那天的记忆刻骨铭心:

  • 上海这座城,那么小也那么大,导航下的路从未那么难走过;
  • 送到客户手里,满头大汗还要笑着说:“祝您用餐愉快!要不要帮忙带走垃圾?”
  • 这个城市的每一份热气腾腾,都是靠双脚一点点跑出来的

也有欢乐的瞬间,比如圣诞节那天,我们一群外卖员穿上了圣诞老人的服装,把热腾腾的食物和祝福,一起送到每家每户。

原来世上真的有圣诞老人

那时候在饿了么是开发蜂鸟众包服务端,从 0 到 1,和美团竞争激烈,甚至有同事去美团当骑手卧底的,办公室横幅标语“要么飞,要么死”,气氛堪比高考前冲刺。

办公室横幅

那几年确实累,体重飙升到巅峰,但心不累,在这里学到的技术是我程序员职业生涯中收获最多的,值得怀恋。

送外卖路上很危险,开发外卖接单 APP 同样危险。印象中有骑手不满,在金沙江路真北路,近铁城市广场饿了么总部楼下,威胁要拿刀上来砍人,同事之间互相提醒:大家下班小心点。

金沙江路真北路如今是什么样了呢

十年后,我在另一条路上继续接单

后来,我离开了饿了么,从上海去了深圳,成了腾讯鹅厂的一员。
饿了么也被阿里收购,江湖变了模样。

十年时间,转瞬即逝。

而我——
早已脱离了大厂,成了一个自由职业者。
没有老板,没有打卡,没有年终奖,只有房租和生活在催我加速奔跑。

说好听点,是自由;
说直白点,是自己给自己送单,单号叫【生活】。

现在的我,告别了大公司的热闹,开始学着一个人,静静走在自己的小路上。
也算是另一种意义上的“骑手”吧。

刘强东送外卖,我看到了什么?

所以,当看到刘强东戴着头盔、穿着外卖服、穿梭在城市中的照片时,
我突然有一种久违的亲切感。

无论是亿万富翁,还是平凡普通的你我,
只要真正走上一线,踩过坑,流过汗,
才会明白这座城市背后的运转,不是靠运气,而是靠一单单实打实的努力。

体验很重要,理解更重要。所谓认知,其实都是干过之后的思考总结。
只有走过,才知道每一条路有多难走。

有人说,选择比努力更重要。但这句话是对于有选择的人来说的,别无选择的普通人,只能努力干。

生活从来不是演习,每一份热气都值得尊重

十年前,我穿着饿了么的制服,在送外卖的路上奔跑着;
十年后,我依然在一条看不见尽头的路上,努力寻找自己的位置。

送过外卖,写过代码,做过自媒体,经历过失业,也拥有了自由。
这些年,跌跌撞撞,但从没停下脚步,都是为了继续前行。

今天的我,不再是为了完成 KPI 奔波,
而是为了心里的那点微光,坚持走下去,不留遗憾地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。

那年,青春是蓝色的。

向每一位认真生活的人,致敬。
向每一段默默努力的路,致敬。
也,向那个 10 年前、穿着蓝色外套的自己,致敬。

#致敬每一个在路上的你
#刘强东送外卖
#自由职业生活
#不止为了生活 也为了梦想

微信公众号二维码
本文已同步发布到微信公众号「人言兑
👈 扫描二维码关注,第一时间获取更新!

也可以看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