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球经济正经历深刻变革,从意识形态的周期性转变到消费降级和全球化的终结,投资者应如何调整策略以应对不确定性?本文分析了当前经济趋势、消费变化、全球政治局势及其对投资的影响,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投资建议,帮助读者在动荡中找到结构性机会。
前段时间听了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的一个演讲实录。这个演讲的核心围绕着 2016 年以来全球经济和政治格局的深刻变化,以及如何理解这种变化对投资策略的影响展开。这位首席经济学家以金字塔模型阐释了他的分析框架,从最底层的市场波动(例如房价、股价),到宏观经济,再到政治变动,最终指向意识形态的周期性转变作为根本驱动力。
他强调 “左”和“右”的意识形态周期性转换是世界经济周期变化的根本原因,并指出当前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期,全球正经历着从极端左翼转向右翼的过程。他还分析了中美关系、日本经济的演变,以及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(有效需求不足,中产阶级陨落),并结合具体案例和数据,提出了相应的投资建议,例如关注结构性机会,以及在全球政治经济环境变化下如何进行资产配置。
这个演讲的目的是帮助听众理解当前复杂而变幻的全球环境,并据此调整自身的投资策略,避免因惯性思维而产生错误判断。他说的不一定都对,但我觉得具备一定的参考意义,今日得闲,所以整理其观点记录如下。
惯性思维的陷阱
我们常常被过去的经验所束缚,难以理解世界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。许多人习惯于用过去的框架来分析当前的问题,导致对现实的认知产生偏差。
经济和社会的变革常常超出我们的预期,尤其是当我们依赖过去的经验来预测未来时,容易忽视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。过去几十年的增长模式不再适用,尤其是当经济增长放缓或停滞时,如何重新分配资源,优化资源配置变得尤为关键。
信息差
网上流传的很多信息可能是错误的。不要盲目相信网络上的观点,要学会独立思考,深入研究。就像有些人从经济数据里看不出日本的变化,但实际上日本的利率结构和证券市场都在发生改变。要警惕信息差的存在,有时候,你看到的只是别人想让你看到的。
投资者往往容易被不完全或错误的信息误导,尤其是在网络时代,信息过载和信息不对称会加剧投资决策的难度。因此,独立思考和深入分析,避免盲目跟风,成为了更为重要的技能。
意识形态周期与经济周期的联系
世界经济的根本变动,其实是群体性意识形态的周期性变动。从二战后的极端右翼,到中右,再到中左,再到近些年的极端左翼化,最终又开始向右翼转变,这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周期性规律。这种意识形态的转变,直接影响着政治、经济,最终作用于金融市场。
我们不要只关注经济数据,而是要看到背后的意识形态动因。当前我们正处于一个“百年未有之大变局”中,类似于 1929 年大萧条到二战后的一个完整周期结束。
金字塔模型
理解世界经济,需要建立一个由下而上的金字塔模型:
- 底层: 资产和市场,包括房价、股票价格等。
- 中层: 宏观经济,如通货膨胀、利率、就业等。
- 高层: 政治,包括民主党、共和党等政治力量的博弈以及全球政治的变动。
- 顶层: 意识形态,是社会政治发展的根本驱动力。
这个模型告诉我们,不要只关注表面的市场波动,要深入理解背后的宏观经济、政治和意识形态的驱动力量。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的今天,理解这些层次的关系对于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至关重要。
利率与贫富差距
利率的本质是贫富差距。低利率往往伴随着贫富差距的扩大,因为有资本的人可以通过杠杆获得更多收益,普通家庭的收入增长则受限。而高利率则可能缩小贫富差距。我们需要理解,利率的抬升如果来自于劳动收入的增长,这是一件好事。当前,中国正经历从高利率到低利率的转变,而海外则可能经历从低利率到高利率的转变。
在过去的百年历史里,利率的低点总是战争的起点。
全球化的终结
全球化不断推进的时代在 2016 年已经开始结束。各国都在进行产业回归和贸易关系重塑。随着中美贸易战和地缘政治风险不断加大,战争和脱钩成为影响资产价格的重要因素。
全球化的退潮并不意味着全球经济会走向封闭,但确实会导致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化,可能带来更大的经济不确定性。
表面上的中美贸易战,实际上是全球各个国家内部矛盾的体现,是对内和对外的分配问题。世界各国都在不同程度上趋于右翼化,体现在政治保守、反移民等特征上。
居民部门的杠杆
过去,中国经济的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居民部门的杠杆,特别是 80 后一代。他们是人口高峰,能够花三代的钱(过去、现在、未来),推动内需增长。然而,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消费观念的改变,这一模式正在发生转变。
居民部门的杠杆率是理解中国经济的一个关键。
- 80 后的重要性: 80 后是中国内需的核心力量,他们背负着三代人的债务,但也是消费的主力军。
- 杠杆的极限: 过去我们靠加杠杆刺激经济,但现在杠杆已经到了极限。
- 内债的本质: 不要以为“内债不是债”,本币债务是对本国居民的征税权。
当居民部门无法继续加杠杆,消费降级成为必然趋势,经济增长模式需要转变。
有效需求不足
对宏观经济的理解,要避免片面的数据分析。例如,中国的 CPI 数据由于其构成,已经不能完全反映有效需求。应该关注扣除食品和能源后的通胀,这更能反映老百姓吃饱饭后没事干的价格,从而反映有效需求。
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有效需求不足。这并非短期现象,而是从 2019 年开始就显现的问题。YQ 后的复苏并不均衡,底层人民的收入增长缓慢,中产阶级开始节衣缩食,这严重影响了整体消费。
消费降级与结构性变化
消费正在发生结构性的变化,过去靠房地产、消费升级拉动经济的模式已经不可持续。年轻人不再热衷于上一代的消费模式,他们更倾向于个性化、体验式的消费。
同时,消费降级的趋势也日益明显,例如,咖啡消费从高价转向平价,咖啡不再是高端的象征,而是 9.9 买一送一;年轻人不再追求奢侈品,而是购买二次元周边,开始关注性价比更高的商品.
投资策略
- 关注两端: 投资策略应关注两极,要么关注高收入人群,如奢侈品市场;要么关注低收入人群,如平价消费市场。
- 关注年轻人和老年人: 关注年轻人和老年人的消费需求,放弃中年人群。他们的消费习惯和偏好与中年人截然不同,蕴含着新的商业机会。
- 关注国家支持的产业: 在政策支持初期介入,在市场热度高涨时退出。
- 海外资产: 关注新兴市场的债券,以及美国市场的投资机会,但要警惕美股的高估值和低波动率的异常现象。
警惕风险
不要把泡沫当成家庭财富。纯粹的换手游戏只能导致富者更富、穷者更穷。债务的本质是对未来收入的透支,如果收入无法增长,债务将会造成全面的坍塌。
在意识形态的争论中,不要轻易站队,要保持中立,以便更好地理解世界变化。要意识到当前面临的风险,包括战争风险、脱钩风险,以及国内经济的结构性问题。
再分配的重要性
随着经济增长放缓,如何通过合理的资源再分配来解决贫富差距、代际问题以及债务压力,成为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。日本的代际分配模式是一个值得参考的案例,其通过对资源的再分配,能够在长期经济停滞中保持一定的社会稳定。
日本在过去 30 年里,蛋糕没有变大,但年轻人可以吃更多,原因在于代际分配,老一辈去世后,资源自然流向年轻人。
中国如果经济增长速度放缓,如何进行再分配,让更多人享受到发展成果?分配不仅仅是简单的“分蛋糕”,还包括代际分配、贫富分配、债务分配、杠杆分配等等。
中国经济的独特性
不要简单地将中国与日本、欧美等国家进行比较,因为每个国家的历史、文化、国情都不同。
中国经济的运行具有独特性,其特征可以用“JQK”来概括:
- J (大爷快来): ZF 主导,投入大量资源支持特定产业。
- Q (大爷,投点钱吧): 吸引投资,将资源圈住。
- K (出去,KO): 当产业成熟后,将其推向市场,进行市场化竞争,优胜劣汰。
在政策扶持初期,ZF 会投入大量资源支持特定产业,一旦产业成熟,就会将其推向市场竞争。
中国的股市和经济呈现出两头反向、中间正向的关系。经济越差,政策之手越活跃,但最终还是要回归经济基本面。
核心观点总结
世界正经历深刻变革,各国与过去 40 年相比已大不相同。这不仅体现在经济层面,也包括政治和社会意识形态的转变。社会政治发展本质上是群体意识形态的周期性变动,如“左”与“右”的交替。当前全球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,正从极端左翼向右翼转变。
不要仅从经济增长角度理解日本,其通过重新分配,使年轻人获得更多资源。人口结构变化(如老龄化)是关键。日本的利率结构和股市也随之变化。美国政治右翼化趋势明显,即使民主党和共和党在对华政策上也存在共识,只是具体措施不同。新 ZF 以实权派、实干派为主,使未来局势更加复杂。中国面临内需不足,有效需求下降是主要问题,中产阶级消费收缩。“内债不是债”的观念是片面的,债务最终需要税收偿还,而税收基础是人口和收入。提振内需的核心是进行再分配,包括 ZF 与居民之间、贫富之间、以及债务与杠杆之间的再分配。
中国 ZF 通过“J、Q、K” (大爷快来、投点钱吧、KO) 方式推动经济发展。在政策扶持初期,ZF 会投入大量资源,一旦产业成熟,便推向市场竞争。
消费结构从升级转向降级,并呈现两极分化。年轻人和老年人消费习惯迥异,与中年人不同。投资应关注结构性机会而非盲目追求增量。要关注高收入和低收入人群,以及年轻人和老年人的消费偏好。
CPI 数据已不能完全反映有效需求,应关注扣除食品和能源后的通胀。在需求不足情况下,恶性竞争会导致所有企业受损。企业不应依赖加杠杆刺激经济,而应关注降杠杆。
全球化在 2016 年已开始结束,各国都在进行产业回归和贸易关系重塑,地缘政治风险加大。新兴市场在财政扩张、利率下降时,汇率往往贬值,导致资本流出。新兴市场危机并非仅由美国加息引起,根本原因在于对内投资回报率和债务。
房地产的行情已经结束,过去依赖房地产推动经济增长的模式不可持续。股票市场不一定能创造财富,纯粹的换手游戏只会导致富者更富,穷者更穷,将泡沫当成家庭财富配置是危险的。
普通人应该怎么办?
普通人需要放弃中产思维,接受社会阶层分化的现实,要么努力成为高收入人群,要么适应低消费的生活方式。中产阶级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最为脆弱。把握两端消费,要么选择高品质商品或服务,要么选择平价消费。理解年轻人和老年人的消费偏好,抓住新的消费趋势。关注国家支持的产业,在早期介入,在市场热度高涨时退出。不要盲目投资,不要将股票和房子作为家庭财富配置,因为这可能只是换手游戏,可能导致亏损。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化,要理解结构性变化,不能抱残守缺。要理解全球政治和经济的变动,进行多维度分析,不要只关注国内。谨慎配置海外资产,考虑新兴市场的高回报和风险。关注核心经济数据,如扣除食品和能源后的通胀,以更准确地把握经济形势。关注自身劳动价值,意识到靠劳动获得收入的价值,不要一味追求资本杠杆。如果不是富二代,不要过度追求学历,因为学历的价值可能下降。最后,学会独立思考。
结语
请注意: 本文内容基于对演讲内容的总结,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。读者应根据自身情况,谨慎决策。
希望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