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段时间有人私信问我:“如何解决独立站的自然流量问题?”
我的回答可能不具备普遍性,大家自己判断:
我最初并不懂 SEO,也不擅长营销,但依然能获得流量。总结下来,最核心的原因是:我做的东西是别人愿意用的,别人觉得好用,自然就会帮我推广。
但这种方式很难预测多久会见效。东西好,不一定会被人用;你觉得好,别人不一定觉得好。
我只是做自己想做的东西,没有抱着“它一定要火”的期待。只要能给别人提供真实的价值,自然就会有流量。
利己,才是最高级的利他
网友追问:“所以你的意思是,应该优先考虑利他的事情?”
不。我是优先利己。
我做的是自己需要的东西,满足自己的需求,顺便放到网上。
很多人误以为“想做的事必须是对别人有益的、伟大的事”,这种错误的想法会让人即使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,也无法坦然地对别人说:“这是我想做的事!”
实际上,在思考“想做的事”时,能不能帮助别人并不重要。
只要你感兴趣,一定也有人感兴趣。通过接近这些人,“想做的事”就有可能变成工作,甚至变成生意。
兴趣变成工作,是因为它对某些人有价值。正确的路径是坚持做自己“想做的事”,最终它也会对别人有益。
所以,请放弃“想做的事必须是受人称赞的、了不起的事”这样的想法。
强行压抑自己,为别人努力,最终只是在自我牺牲,而自我牺牲是无法长期坚持的。
许多“牺牲自己为别人工作”的人,状态通常最多只能维持三年。
在这三年耗尽之前,不如先了解自己,寻找其他可能性。
因为无论如何努力,靠牺牲自己来换取成就感,是不可持续的。
相反,做自己“想做的事”,才是无压力、能长期坚持的事。这样才能真正创造价值,长期为别人提供帮助。
当你自己乐在其中,自然可以不断成长,最终处于自利与利他的良性循环之中。
“利他”背后的误区
很多人以为,必须做对别人有益的事,才是值得做的事。
但事实是,为自己而活,本身就是在帮助别人。
一个人如果总是强调自己“在利他”,说明他还没有真正做到利他——他内心想的还是自己。
因为他仍然在区分“我”和“他”。
真正的利他,不需要喊出来。
一个真正做到利他的人,内心不会去区分自己和他人,也不会刻意强调“我是为了你好”。
他只是默默去做那些对别人有利的事情,并且觉得这很正常,不需要特别炫耀。
只有一个人实现了自我圆满,才可能真正利他。
当你完全做到爱自己,爱满则溢,才能真正爱别人、爱世界。
相反,一个内心匮乏的人,根本无法真正为他人着想。
他们口中的“利他”,往往只是为了获取关注、赞同、表扬,来填补自己内心缺失的存在感。
即便愿意付出,也希望得到十倍的回报;一旦回报稍微迟缓,就会愤怒、委屈,甚至指责别人“不懂感恩”。
所以,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总是在强调“要利他”呢?这才是真正的利己主义。
他们打着“为你着想”的幌子,实际上是想让你为他们着想。
真正的“利他”,是不需要说出来的
当一个人专注做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,并且不断精进,他自然会创造价值,吸引需要的人。
这时,利己和利他已经融为一体。
所以,不必刻意去追求利他,做好自己,才是最好的利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