认知、执行力与赚钱逻辑:为什么我们知道该做什么,却总是行动不起来?

文章目录

每天都告诉自己要更高效、更自律,可是总是发现,知识和执行力之间的鸿沟,似乎总是在拉开。认知,到底意味着什么?执行力又从何而来?为什么我们常常知道该做什么,却依然无法迈出第一步?这些问题困扰了我很久。

本文是我当前认知下对于认知、执行力、知行合一以及赚钱逻辑的思考记录,不是成功学,不是鸡汤,只是希望把自己的想法整理书写下来,留给未来的自己,也分享给和我一样还在路上的你。

1. 什么是认知?如何提升认知?

很多人都在谈”认知“,尤其那句名言:”你永远赚不到你认知范围之外的钱“。

那到底什么是认知?

有人说,认知就是看得比别人远,想得比别人深。

同样一个问题,同样的信息量,有的人对于信息的理解就是更加深刻,这就决定了我们做决策的质量有多高。

认知,不是看了几本商业畅销书、听了几场讲座、背诵了几句金句就有的。
认知是:

  • 你亲手干过,
  • 栽过跟头,
  • 流过汗,教过学费
  • 回头总结,
  • 再叠加上系统学习和别人的经验,
    ……一点点筑起来的

认知,简单粗暴地讲,就是:自己干过、踩过坑、总结过,还学过别人的教训。而且——要反复打磨,像刀磨刀一样,磨过一圈又一圈,才会慢慢锋利。

认知=经历+反思+学习+借鉴。

那么,如何才能提高认知能力?

认知边界,永远卡在自己的舒适圈边界上。

不敢动手实践,就永远只停留在“知道”和“想”的层面。
不敢表达,就永远不不会被看见。
不敢试错,就永远不知道自己能成长到什么程度。

我把提升认知形象化比喻为让自己在舒适圈边缘反复摩擦,逼着自己看到新的可能性,然后收回来消化,慢慢“舒适圈”就变大了。

多去做哪些让自己心里有点点抗拒,但又隐隐觉得能搞定的事情,必须做完,不要求完美。

比如:

让你一个内向的人,去跟陌生人搭两次话。
让你一个写作小白,发一篇博客。 让你一个下班后只会玩手机的人,每天花 30 分钟学点技能。

做完后复盘:“我到底怕啥?我学到了啥?”

我觉得这是普通人最靠谱、最可持续、最有可操作性的提升认知的方法。个人观点,仅供参考。

拉高自己的信息输入质量,再强制自己去做小决策、小行动,很多人停留在“知道道理”,不去实践,然后感慨万千地说:“知道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”。除此之外,还要定期复盘总结。

当我们原本相信的东西被打破的时候,认知就提升了。

但光有认知还不够,真正能拉开差距的,是行动。

2. 也许你缺的不是执行力

但凡一个拿到过结果的人给你分享经验,十有八九的会告诉你要有执行力,但你有没有想过,执行力究竟从何而来?

很多人觉得自己缺执行力,但其实大多数人不是"不会动",而是"动了也不知道有啥用"。
也就是说,缺的是看得见希望的动力

网上有人讲得很简单粗暴:“你知道干这件事能赚一千万,你会懒吗?你要知道结果是什么,你才会去有真正意义上的执行力。”
——确实,大的结果感知,会直接点燃人的爆发力。

👉 知道预期结果+明白路径+相信值得做=真正的执行力。

打个比方,如果你爸告诉你前面有个金矿,你会立刻拿铲子冲过去。
但如果他只跟你说“地下可能有矿”,你多半就躺回床上刷手机了。

另外,我要补充一个更实际的来源:

兴趣驱动的执行力,比纯粹金钱驱动更持久。
比如我自己,哪怕做网站项目不赚钱,我依然能连续熬夜做,因为我真的喜欢编程这件事。
热爱让人疯魔,疯魔带来自驱。

小结一下:

  • 外在动机(比如钱、成就感、别人认同),能让你短期爆发;
  • 内在动机(比如兴趣、好奇、使命感),能让你长期不熄火。

如果你现在总是坚持不下来,不一定是你懒,
可能是你还没找到让你"甘愿掉头发也要干"的那件事。

3. 知行合一,又一个常被喊烂的词

知道健身能让自己状态好,但永远等下周再开始——说我本人呢!

“知行合一”很多人失败了,不是因为不知道什么是对的,而是——知道,但懒得做。

我知道健身对自己好,我相信值得做,我也能合理管理预期,我知道健身不会立即有所成效,但我还是行动不起来。

我觉得真正要能知行合一,需要把一个大目标拆解成包含兴趣在其中的小行动。
光是小行动不够,毕竟靠意志力的事都是反人性的,最好是能把自己的兴趣爱好设计到这些小行动中去。
这太难了。

真正能长期坚持的知行合一,一定是兴趣驱动 + 小行动结合。

懂得多,不如做得多。知行合一修行中…

4. 普通人资源有限,怎么突破起步阶段?

这个问题,也是我自己天天在琢磨的。没钱、没人脉、没背景、没行业经验,到底要靠什么起步?

我自己的摸索经验是:

先从自己的兴趣和已有技能里,捡最容易转化的那一项。
先做出第一个能被看到的小成果,哪怕是个超简单的项目。
用成果去换资源、积累影响力、学习新的技能。
滚雪球式,一点点堆大自己的盘子。

还是那句话,别想着只花两块钱就能中 500 万——一步到位是不可能的,
起步期靠“边走边改”+“边干边学”。

耐心点。
坚持一下下。
相信过程。

每天至少推进一点点,哪怕写一句笔记、查一篇资料。
保持复盘,常总结:干了啥?卡在哪儿?为什么?
设小目标,一口气吃不成胖子

注重积累自己的技能资产、内容资产、信任资产:
技能是直接可以变现的武器。
内容=影响力=未来可以变现的注意力资产
时间久了,周围自然有人找你合作、资源共享

当然难免会遇到情绪低落,别焦虑,允许自己短暂停,但不无限期躺平。
坚持+耐心,是普通人真正能拿得动的武器。

有可能的话,尽量连接更好的圈子,但别着急攀附,先拿作品说话,加强自己的存在感才能平等对话。

低期望,高投入,慢慢积累,静待时间复利。

5. 赚钱这件事的本质

赚钱的底层逻辑到底是什么?

首先要有用得上的能力。
得能看懂别人有啥需求和痛点。
用自己的能力帮别人解决问题。 你的解决方式比别人好。 合理收钱。

认知即判断力,决定能走多远,
执行力决定能走多快,
而坚持和耐心决定最终能不能抵达。

所以,真正的赚钱逻辑,从来就不是"搞个大项目一夜暴富"。
而是认知 × 执行力 × 时间这三个因素长期复利的结果。

6. 结尾小彩蛋

如果你想更系统地梳理个人兴趣+能力怎么变现这件事,我写过一份特别实用的清单,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:

👉 自我定位行动清单:如何用个人能力和兴趣爱好变现「终极落地版」

里面更系统地讲了,怎么一步步把兴趣、技能和变现结合起来,都是实打实能落地的方法,我自己也正在实践中。


也可以看看